姜夔 1155—1221 南宋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曾考进士未中,经人多次推荐又不得用,布衣终身。工诗,词尤驰名。又精通音律,著有《大乐议》、《圣宋铙歌鼓吹曲》。在诗歌美学上,追求艺术独创性:“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白石道人诗说》)“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认为独创性应“造乎自得”,自然而然。与古人合或异是“工”,不求与古人合或异而不能不合或异是“妙”。提出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同上)并视“自然高妙”为“不以文而妙”。强调“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提出“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又认为“法”也不可废,要求诗人“善用事”、“善措辞”、“得活法”。以气象浑厚、体面宏大、血脉贯穿、韵度飘逸自然为诗歌美的构成因素。“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同上)。在书法美学上,认为发挥艺术家的审美个性,潇洒飘逸,尽其真态,才能表达书法艺术之美:“古今真书之神妙”,“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续书谱·真书》)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