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太极
类别 哲学
释义 太极    

中国哲学史范畴。始见于《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汉代易学家一般以混沌未分的元气来解释太极。魏晋玄学家以老庄学说解《易》,韩康伯注解“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句时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北宋理学家中,有受道教影响较深的象数学者刘牧说:“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制,是曰两仪。”(《钩隐图》卷上)邵雍也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观物内篇》),“太极,道之极也”(同上)。认为“太极”是“一”,是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的精神,“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同上)。“太极”之发(活动)便是“神”。就人来说“神统于心”,故“心为太极”;就天地来说“人之神则天地之神”,故“道为太极”(同上)。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图》),承袭道家以无为本的思想,其“太极”乃指虚无。南宋朱熹以“理”或“太极”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太极只是一个理字”(《朱子语类》卷一),“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夫指天地万物之根”(同上)。朱熹“理先气后”、“以理为本”的观点,即是以“太极”即“理”为世界的本源。北宋张载则以气解释“太极”,他说:“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正蒙·大易》)又说“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南宋叶适否定有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的“太极”,“夫极非有物,而所以建是极者,则有物也”(《进卷·皇极》)。批评道学家“太极生万物”的观点,说明在有形之“物”的前提下,才能有无形的太极。坚持了以物为本的思想。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20: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