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 春秋老子用语。指最完美的音乐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自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大音”,指音乐本身、音乐的本源——“道”;“希声”,并不是指没有声音,而是指人们听不到声音,“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十四章》)。用音乐本身“听之不闻”,比喻道既属感觉范围的对象,却又不能为视听感官直接把握。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之母,是有状与无状、有形与无形、有声与希声的统一,从视觉而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十四章》),从听觉所及的“音”来说,是听之不闻之音。这一命题涉及了一切美与艺术既诉诸感觉又超越感觉的特点,阐明在音乐欣赏中应追求进入一种超越对声音单纯感知的“大音希声”境界。一说为无声胜有声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