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德 Schein 亦译“形象”、“显现”。德国J.席勒用语。指审美过程中对人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和外在形态。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J.席勒认为实在是事物存在本身,它不依赖于人的活动,自在自为;外观则是人的主观能力(感觉、知觉、想像、知性等)的构造物,是人的创造。外观对人的意义,由主体的状态决定。处于动物状态的野人(der Wilden)只有物质的需要而对事物的外观不感兴趣;脱离动物状态而获得人性的人则超越实在性而喜爱外观、装饰和游戏。外观的基本特点是“正直的”不联系事物的实际存在,只联系事物呈现在感官之前的形象;“独立的”(Selbständig),不需要实在任何帮助。外观是人的作品,包含有理智内容,但它不同于逻辑外观。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审美外观与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审美外观的范围有多大,它在道德世界中的范围就有多大。J.席勒的审美外观理论上承康德、下启黑格尔,特别是关于人的感官不同于动物感官的观点,很接近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