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 polyphony 苏联巴赫金用语。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艺术形式方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即复调型。这一艺术思维类型,体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品中,但它的意义却不仅仅局限在小说创作上,还涉及到欧洲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在这种全新的多声部、全面对话的小说中主人公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他的思想与声音的地位与作者的意识平起平坐,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作者意识的客体化;叙述的着眼点完全不同于欧洲小说的“独白式”(单旋律),而是多种声音和意识组合成的“复调”。在复调型构思的条件下,主人公及其声音的相对独立和自由,塑造主人公形象的艺术主导因素的自我意识,使作品的独白统一体发生解体。作者用完全特殊的方法来揭示和进行艺术刻画,以一种全新的作者立场来描绘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精神世界,从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转换为彻底的对话者和对话的描述者,由此也确定了主人公性格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实现了作者的“纯粹客观”的目的。独白型的叙述方式由此而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