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墨家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墨家 战国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创始人墨子。墨家一开始即以儒家的对立学派面目出现。前期墨家以墨子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思想为中心,与儒家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的论争,影响极大,世称显学。在哲学上,强调功利、“强”、“力”,否认“天命”。提出“三表”的判定言论是非标准与“取实予名”等认识论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首次明确提出“类”、“故”两个重要范畴,为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相传墨家内部有严格的纪律,领袖称为“巨(鉅)子”,由上代巨子指定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墨子可能是第一代巨子。后又有孟胜、腹䵍等人,但其承传情况不详。其徒发扬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精神,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亦称“三墨”。《韩非子·显学》:“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亦作柏夫氏或祖夫氏),有邓陵氏之墨”,“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墨”。《庄子·天下》也有类似记载:“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后期墨家克服了墨子学说中天志、明鬼等迷信成分,发展了墨子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以及几何学、力学、光学等自然科学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逻辑理论的研究,有特殊建树,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体系,即墨辩逻辑学。对“辩”的目的、“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以及“类”、“故”、“理”的范畴,均有阐发。该支注重研究认识论与逻辑理论的墨学继承者,亦称为“墨辩”。另一支推行墨子的宗教思想,坚持舍身从志,转化为战国末与秦汉社会的游侠,被称为“墨侠”。秦汉以后,统治者或崇尚黄老,或崇儒抑墨,墨家逐渐衰微,其学说也成为“绝学”,少有研究者。自明清之际傅山始,才为一些学者所重视研究。墨家著作留传后世的有《墨子》一书,其中《墨经》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其他有关墨家的主张和活动情况的文字记载散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抱朴子》等古籍中。清孙诒让《墨子间诂》中辑有《墨学传授考》、《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沈》等,为研究墨学源流提供方便。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