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噶当派
类别 哲学
释义 噶当派    

藏传佛教派别之一。“噶”,藏语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噶当”意为一切佛语(经律论三藏)都是对僧人修行全过程的指导。源于印度僧人阿底峡,创于仲敦巴(仲·杰维迥乃,1005—1064,拉萨东北邦堆人,一说马堆龙人)。西藏佛教后弘期,正值朗达玛(841—846年在位)灭法百余年之后,学法僧人修行次第混乱,显密互相毁訾,有的重密乘毁因果,有的重戒律攻密法,有的重师承轻经论。北宋宝元元年(1038),阿里王耶喜卧迎请阿底峡入藏弘法。阿底峡作《菩提道灯论》,阐明显密教义不相违背之理,强调修行应遵循由下而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提倡显密并重,先显后密,严守戒律。仲敦巴拜其为师,学到显密各种教法,并迎阿底峡至卫、藏各地传法。阿底峡去世后,门徒多依止仲敦巴修行。嘉祐元年(1056)仲敦巴在热振地方建热振寺为根本道场,后形成噶当派。仲敦巴逝世后,其三大弟子分别传法,形成支派。博多哇(本名仁钦赛,1031—1105)以阿底峡一切经论都是成佛的方便,一切教典都是修行的依据的思想为主旨,注重经典的习学,形成教典派。粗赤拔(称京俄巴,1038—1103)以阿底峡“三士道次第”见行双运为主旨,注重师长的指导和实修,形成教授派。普穷哇(1031—1106)以“恒住五念”教授为主旨,注重戒律的修持,形成教诫派。噶当派主要经典为阿底峡七部论著:《菩提道灯论》、《菩萨地论》(或称《菩萨行》)、《大乘庄严经论》(或称《大乘经庄严论》)、《集菩萨学论》、《入菩提行论》(或称《入行论》)、《本生论》(或称《本生鬘论》)、《集法句论》(或称《集句经论》)。后为教典派宣讲的主要经典。15世纪初,宗喀巴据其教义创格鲁派,亦称“新噶当派”,噶当派遂并入格鲁派。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7 2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