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哲学的党性
类别 哲学
释义 哲学的党性     party spirit of philosophy

亦译“哲学的党派性”。指哲学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一书中就谈到哲学的党派性问题。认为哲学学说是在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地位的强烈影响之下创立的,而哲学家总是某一政党的代表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哲学的党性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先明确提出哲学党派性问题的是J.狄慈根。列宁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等人思想基础上,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列宁全集》第18卷第375页)列宁批驳马赫主义、新康德主义者试图把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信仰主义等等调和起来或者取消它们之间的对立斗争的错误观点,认为哲学的党性是哲学发展史上的规律性。现代哲学同两千年前一样存在着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但其表现形式和斗争的焦点展现出新的特点。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在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社会中,哲学中两大阵营、两大哲学派别的斗争,归根结底表现着社会生活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同社会发展中革命的进步的阶级、集团相联系,唯心主义则与社会发展中落后、保守和反动的阶级、集团相联系。但不能由此而把任何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争论,都说成是敌对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表现。哲学中的党派斗争具有复杂性,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采取科学的态度。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5: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