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冰 1915—1995 中国伦理学家。原名周元斌。安徽天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1948年,先后任天长民主政府秘书长、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宣传股长、新四军二师五旅政治部统战科长、民运科长,淮南根据地天高办事处党组书记、高邮县县长、淮南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兼淮南路东专署财经处处长、华东建设大学行政系主任兼总支书记等职。1947—1948年在大连期间,撰著《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青年修养漫谈》等书,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建国后,1949—1966年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处处长兼秘书长、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兼党委书记、《学术月刊》总编、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合办的《未定文稿》副总编,1979年起一直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1980年,与李奇、周辅成、罗国杰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伦理学会,任副会长,并任上海市伦理学会首任会长。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卓有成就。1986年完成并出版伦理学论著《共产主义道德通论》,全面、系统、详尽地阐述了他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成果:提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合力论”;论证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结构和三个发展阶段;强调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必须同各个时期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但在共产主义的任何阶段,都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的道德导向;重新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对集体主义作了解释,认为关心、爱护和帮助发展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集体主义的起码要求,集体主义尊重人民的民主、自由的权利,包涵了革命的人道主义;把劳动和实事求是纳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此形成了他的共产主义道德四条基本原则的学说。著作颇多,主要伦理学论著还有《谦虚与骄傲》、《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道德问题论集》、《道德问题论丛》、《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探索》以及《道德建设工程学论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