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虞 1872—1949 学者、诗人。原名永宽,字又陵。四川成都人。早年从四川学者吴伯朅学习,又问学于廖季平、张星平。“澹于希世,不事科举”。戊戌变法后,兼求新学,思想为之一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归国后任成都府中学堂教习。一度主编《蜀报》。参加南社,用诗文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孔、非孝、非礼。1921年去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兼课。晚年任教于四川大学、成都大学。“五四”运动时期,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吃人与礼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等文,反对孔孟学说,尤其反对封建家族制度。指出:“儒教与君主,盖相得而益彰者。”(《驳康有为君臣之伦不可废说》)认为:“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儒术之弊与专制之祸,俱达于极点”(《消极革命之老庄》)。儒家教忠教孝,是要“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说孝》)。强调“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在鲁迅《狂人日记》的启发下,以中国历史上的实例,揭露“吃人的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还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儒家道统”的作用就是思想专制。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原则,引用先秦道、法、墨诸家的思想,批判“孔孟之道”,认为“必须毅然把旧日所谓道一一划去,方可以图富强”。一时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激进人物。后思想日益消沉。主要著作有《吴虞文录》、《吴虞文续录》、《吴虞文别录》及《秋水集》等。又汇编成《吴虞集》及《吴虞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