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翰 约1491—1559 明学者。字崧柏,别号苏原。无为州(今安徽无为)人。正德进士。历兵、户二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后官广东佥事,继迁浙江参议。平生综览博洽,思儒学之支离,曾致书王守仁,并与其弟子往复辩论。晚年手不释卷,勤于著述。哲学上坚持气一元论,指出“一阴一阳之谓气”,“天地之初,一气而已矣”,气是“天地万物之祖”(《吉斋漫录》),“五行、四时、万物皆由此出”,故此气之极至而言又称为“太极”。批判宋理学家“太极是理”之说,认为“理即是气之条理”,把理看成自然界的规律、秩序。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外界事物,“物理在心,物犹在外”,求物之理,“岂有出于物之外哉!”“正是一个知,须有一个物”(同上)。主张先知后行的知行观:“其以为必用于致知者,正以即行有不当,欲求其当”,没有知识指导的行为是“冥行”。还提出了“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的命题。主张性即气即生,反对先天“气禀”,“性者,人物之所以生,无生即无性”(同上)。但又认为气有清浊美恶,决定人的仁义多寡厚薄,故有善和不善,把道德规范纳入人性中。17世纪时,其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发生较大影响,成为日本有重要地位的堀河学派的理论渊源。他的许多著作在日本发现。有《吉斋漫录》、《从言》、《苏原全集》等,今编为《吴廷翰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