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启示宗教
类别 哲学
释义 启示宗教     revealed religion

亦译“天启宗教”。一种否认理性和科学、崇尚信仰,或认为理性必须服从信仰,而信仰又来自神圣启示的宗教派别和思潮。“启示”一词来自拉丁文revelare,原意为“显露”、“揭去面纱”。这里指披露那些仅凭理性不可能获得的真理。启示有自然启示和超自然启示,前者指理性通过自然获得的启示,后者指通过文字或符号由上帝传达给我们的启示。基督教、犹太教信奉的《圣经》被认为是上帝启示的记录,它是信仰的基石,知识的依据。启示宗教有漫长的发展历史。教父德尔图良否认理性和科学,认为只有靠灵魂心悦诚服地信仰上帝,与上帝相感应,才能获得关于上帝的知识和真理。奥古斯丁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故对世界的认识不能靠理性,只能靠灵魂对上帝的爱,靠神秘的启示之光的照耀来达到,理性只能去理解或解释信仰和天意。教父学的启示思想为经院哲学继承,安瑟伦认为每个人心中存在的绝对完善的上帝观念就是启示真理,并提出“信仰而后理解”,认为对《圣经》等启示真理首先要信仰它,然后再逐步去理解它,理性的任务只是认识上帝,论证教义,回答人们在宗教教义上的质疑,使理性完全依附于信仰。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神学作为启示真理,其中的许多教条如:“三位一体”、“原罪”、“道成肉身”、“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等是根本无法用理性证实的。上帝存在既是启示真理,也可用理性证明,故理性和信仰可并存,哲学、科学和神学可协调一致。但神学是最高学问,信仰高于理性,哲学、科学是神学的奴仆和工具。费奇诺进一步把自然启示和个人启示相区别,认为柏拉图著作中有许多自然启示,并认为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18—19世纪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自然神论的兴起,启示宗教受到很大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欧洲各国又出现了现代派和新正统派的神学家。卢瓦齐强调神的内在性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坚持在一切宗教的神圣著作中都包含着上帝对人的持续不断的启示。K.巴特认为上帝是与世界完全不同的存在,故不能靠理性来认识,信仰有自己的源泉,人们必须转向启示,真理是上帝恩赐的结果,力图用信仰来取代理性。布鲁内尔认为理性与启示是有矛盾的,这正说明启示有辩证性质,故人能超越理性,与上帝发生天然感应,启示可直接面对个人,拯救个人。英国神学家坦泼尔(William Temple,1881—1944)把启示看成神指导的事件和人们对它理解之间的符合一致。德国朋谔斐尔强调恩宠与自然的统一,神圣与世俗的统一。美国蒂利希认为哲学和神学研究着共同的问题,两者互不冲突,和睦并存,区别在于神学依据启示解决问题。神学的相互联系方法能把人类的有限前景和神圣的无限希望结合,这是哲学无法采用的。神学推理方法是建筑在“存在自身”基础上的,“存在自身”即上帝,上帝是“存在的力量”、“存在的根据”、“超越上帝的上帝。”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4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