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后结构主义
类别 哲学
释义 后结构主义     post-structuralism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结构主义发展的后一阶段。主要代表是法国R.巴特与德里达。认为结构没有先天的个别的中心,不是固定的而是由差别构成的,由于差别的变化而结构也发生变化。由于文本的开放性, 不稳定性, 在阅读与写作文本时均不断拆解和破译原来文本的结构而形成另一结构。故也称“拆构主义”或“解构主义”。认为结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否定有固定的结构而对前期结构主义所强调的从结构认识事物起了破坏作用。前结构主义主张主体认识对象是通过模式而认识事物的结构,而且结构有整体性,整体具有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与自行调整,同时性研究重于历时性研究等特征。后结构主义改变了某些特征。R.巴特的文学批评理论把文学作品看成一种符号,认为在作品的能指者(作品的符号系统)表达所指者(作品所表达的观念)的第一意义系统以外,还有第二意义系统,就是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体会,这并不同于作品的第一意义结构,并且当读者和评论者再一次阅读时又会发现新的意义系统,这样产生无穷变化的意义结构,否定了固定的结构。德里达的书写语言学是要发现一切书写语言或一切语言系统(包括口语)的变化规律,认为阅读的“差别”的作用产生历史中和社会中的一切结构系统,因而也没有固定的结构,只有差别的意义系统。德里达的“缓别”表示的不仅是空间上的差别,而且是时间上的绵延,两者的统一发生结构的变化。认为一个文本是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提出“文本间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等概念。文本间性是此处的文本与彼处的文本、此时的文本与彼时的文本的联系,由空间与时间中的文本的联系而形成文本的统一的发展过程。现象文本指一定的词法句法所表达出的文本的意义。生成文本指不同时间的文本的互相影响所形成的文本的变化过程。由于这种文本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固定,在不断的流动中。阅读是寻找文本的意义的过程,在阅读中不断拆解和破译文本,对文本作出多种解释,显示出文本的多重意义。阅读文本产生写作理论,认为写作就是对话,作者一方面与自己对话,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另一方面则与文本对话,作者以读者出现,从文本中寻找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解答,因而写作与阅读是同一的,读者也是作者,写作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写作,也不是作者本人的确定的固定的描写,写作是发展的。与前结构主义的不同,在于文本的意义的开放性与不稳定性,阅读的创造性,写作的非再现性。这种观点对前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意义也有所改变,前结构主义的符号是指语言的代表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把符号看成变化的历史的。结构的发展过程就是符号的发展过程。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4: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