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同分异构体
类别 哲学
释义 同分异构体     isomer

由同种元素及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而性质相异的化合物。1832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öns Jacob Berzelius,1779—1848)提出。自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普罗斯(Joseph Louis Proust,1754—1826)确立定比定律,化学界普遍认为含有相同组成的物质必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öhler,1800—1882)发现,氰酸银和早些时候制得的雷酸银在成分上完全一样,性质却迥然不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指出,为了解释这种差别,必须假设元素之间结合的形式不同。这是同分异构思想的萌芽。1830年贝采里乌斯发现了酒石酸和葡萄酸具有相同的组成,分子式为C4H6O6,但两者的旋光性质不相同。他在1832年法国《物理和化学年鉴》上提出了“同分异构”的概念。后来,科学家们断定,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同分异构现象,可分为结构异构(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和数目相同,原子间连接顺序不同)和立体异构(分子中原子种类和数目相同,原子间连接顺序也相同,但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不同)两种基本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合物中极为普遍,但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中,原子只能有一种方式的排列,没有同分异构体,只有当分子中原子的数目大到一定数量时,分子中原子才能有多种方式的排列,出现两种或多种的同分异构体。如在烷烃系列CnH2n+2中,最简单的甲烷(CH4)、乙烷(C2H6)和丙烷(C3H8)都没有同分异构体,直到丁烷(C4H10)才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而在丁烷之后,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的可能数目也越多,如辛烷(C8H18)就有十八种同分异构体。在这里,同分异构体中的原子数目,制约着同分异构体的可能性。同时,同分异构体的各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不同,也是因为同样元素相同数目的原子由于结合方式不同,有了不同的能量即不同的运动量,所以才有性质的不同。这些都表明了量的变化引起了质的变化,制约着质的变化。同分异构体的存在,揭示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奥秘所在。人们对同分异构现象,特别是立体异构现象的探究,促进了立体化学的诞生。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