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可分与不可分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可分与不可分 divisibility and undivisibility 反映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范畴。可分,指物质系统各层次在结构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或要素,这些部分或要素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不可分,指任何一个层次在时间序列或空间广延上都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关节点”,是特定时空形式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自古以来,人们在物质可分性问题上就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物质可分为某种或某些最小的构成物,这种构成物具有与原物不同的特性,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基元。如古代原子论者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基元,具有绝对不可入性和坚实性,是不可再分的、不具有广延性的粒子。另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具有同质的和连续的构造,是无限可分的。中国古代就有“一尺之垂,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易割也”(《韩非子·解老》)等说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都是可分的。这种可分性不仅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因为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都是许多质的规定的综合。物质的可分性,就物质的无限系列来说,是无限的,但就具体形态的物质来说,又是有限的。恩格斯说:“在化学中,可分性是有一定界限的,超出了这个界限,物质便再不能起化学作用了——原子;几个原子总是结合在一起——分子。同样,在物理学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某种——对物理学的观察来说——最小的粒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8页)。但是,任何一种物质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物质结构的无穷系列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因而就物质的无限系列来说,这种可分的有限性又是相对的。物质可分的无限和有限是辩证的统一,即无条件的绝对可分性和有条件的相对不可分性的统一。无限可分寓于有限可分之中,有限可分是无限可分存在的形式。无限可分体现在无穷系列的有限可分和对这种可分不断认识的无限追求之中。这种关于物质可分的原理是对物质本身的无限可分性的真实反映,已为科学发现所证实。19世纪末,X射线、贝克勒尔射线、电子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实了恩格斯关于“原子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实物粒子”的科学预言。20世纪初以来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从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所经历的几次重大突破,充分显示了物质无限可分原理的正确性。近年来在基本粒子结构研究中所出现的“夸克幽禁”,加深了我们对物质无限可分的认识。参见“夸克幽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