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反映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反映论     reflectionism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认为人的感觉、观念和思想以及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为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共同观点。古代唯物主义者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达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后期墨家主张人的认识是“摹略”,“焉(乃)摹略万物之然”(《墨子·小取》),是近似地反映事物对象的结果。在古希腊,原子论唯物主义者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里特等人提出的“流射说”、“影像说”,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雏形。“流射说”主张人的感觉和认识由物体本身向外扩散流出的极小的微粒子,通过感觉通道进入人体而引起。“影像说”认为物体本身流出的极小的原子群,能保持事物的影像。在欧洲近代唯物主义中,培根、洛克、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哲学家,都把人的认识或知识,看做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认为知识是“存在的反映”(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对象的反映”(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列宁全集》第18卷第108页)唯物主义认识论,“认真地坚决地以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为其一切论断的基础”(同上书第21页)。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把认识看成是直观的照相式的消极反映,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发展的过程,从而也不了解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僵死的,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基于社会实践的能动的辩证的过程。这种反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由浅入深,由现象进入本质,在思维中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就彻底克服了旧反映论的缺陷,并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