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历史观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历史观 view of history 亦称“社会历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理论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与“自然观”既相对立,又互相影响、渗透,是统一的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分。起源于人们对劳动以及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思考。随着社会关系的逐步发展和复杂化,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发展为对社会一般问题的哲学研究,并形成各种理论体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探讨,在中国古代,主要与“通古今之变”和人道观问题相联系;在古希腊,则体现在以伦理和政治理论形式为特征的社会哲学中。欧洲中世纪的神学历史观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以“上帝创世说”的形式歪曲和颠倒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但也曲折地表现了人们对世俗社会的关系和结构的认识。其后,早期资产阶级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与神学历史观相对立的自然状态说、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说。这些理论都以自然法为基础论证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被称为“法学历史观”。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兴起,随之产生人道主义历史观。它颂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用人的本性的异化和复归来解释历史,具有反封建的历史进步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统一的过程来考察,形成历史哲学的理论观点,主要代表有意大利哲学家维科,德国哲学家赫尔德、黑格尔等。但他们总体上都没把社会历史观的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观实现了根本的改革。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历史理论,虽然探究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最终原因,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都把社会意识看作社会生活中的第一性的东西,不理解社会存在的真正涵义,因而总体上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论证,主要是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克服了以往历史理论的缺陷,使人们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把人类历史从根本上看作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的历史,第一次把社会历史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现代西方流行的以斯宾格勒、汤因比为代表的“比较文化形态学”的历史观,否认人类有统一的历史,认为历史是许多“文明”的总和,每种“文明”都要经历诞生、生长、衰老、解体的周期,但各种“文明”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历史过程中既有进步,也有倒退。它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但从总体来说是不科学的。作为对社会一般问题的根本看法,社会历史观对社会知识的各学科具有指导职能。在历史上,当历史观和国家学说、道德学说混为一体时,它就是体现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一般理论基础;当它从具体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时,则主要发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社会历史观有时还要涉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动力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因而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参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