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形态学 morphology of history 又称“文化形态史观”。德国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观。斯宾格勒认为研究历史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是受“命运”而非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人类历史是生命的外显,生命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形态”和“韵律”,其任务就是发现历史背后的生命形态和韵律。他又认为世界历史上有过八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化,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墨西哥的玛雅文化、西亚和北非的伊斯兰教文化、西欧文化。每种文化最初都是以青春的活力蓬勃兴起,发展繁茂,然后枯萎凋落,完成其生命周期。其中前七种文化都已经死亡或僵化,而西欧文化也是在劫难逃,已处于没落之中。斯宾格勒认为,不存在抽象的世界史,也没有统一的历史发展线索,只存在着一系列互不联系的、单独的文化统一体。虽然作为历史所显现的生命具有个体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在各种生命体的演化过程中,彼此之间却有着协调一致的共同形态。一般来说,生命体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上升、繁荣的时期和下降、瓦解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分别被称为文化阶段和文明阶段。文化是个人的有机统一,而文明则是原子化的个体的机械堆积;在文化阶段由宗教和艺术完成职能,在文明阶段则由技术和科学加以完成。文明常常带来战争和侵略。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对后来英国汤因比发生重大影响。汤因比借用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对文明的起源、生长和衰败的原因作了独特的说明,自成一家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