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说 theory of catharsis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作用的理论。在《诗学》中提出。认为人应有怜悯与恐惧之情,但不可太强或太弱。通过欣赏悲剧,可以陶冶性情,“唤起悲悯与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净化说”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观点作为对柏拉图否定文艺社会功用思想的批判,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作用。自文艺复兴以来,许多学者对“净化说”提出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主要是净化怜悯与恐惧中的痛苦的坏因素,使心理恢复健康;有的认为在于净化怜悯与恐惧中的利己因素,使之变为利他因素;也有的认为是净化剧中人物的凶杀行为的罪孽,即“净罪”的意思;还有的从医学角度认为悲剧的净化是以毒攻毒,通过宣泄过程获得快感使心理达到平衡等。由于伦理因素在悲剧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所以一般认为对净化主要应从伦理角度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