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唯心主义 德 transzendentale Idealismus 德国康德对其哲学体系的称谓。他认为知识的形成是由自在之物刺激人们的感官,产生印象与观念;但这种印象与观念是杂乱的、没有秩序的,不能成为系统知识。经验材料要加上形式(时空的感性形式与12范畴的知性形式)才形成有条理的知识,因而知识的来源必须有心灵的作用;经验材料还要加上独立于经验的先天形式,才能形成知识,故称之为先验唯心主义。他认为由先天形式加工之后的知识对象就是现象界,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是二元的。康德对当时某些哲学家认为这种哲学体系是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各种辩解。认为把空间与时间看成主观的形式并不是把感性形式变成纯粹的假象,感性认识有自在之物为依据便不同于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产生假象,而先验唯心主义则产生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还认为感性以带有相对性的表象给予知性去思考,感性认识是如实地感觉对象,并不下判断,发生假象的错误乃是由于知性下判断的错误。如太阳由东向西的运行是感性的认识,它没有认识错误,知性认为地球不动太阳运动则是判断错误。参见“批判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