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 中国哲学史用语。(1)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又《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道教也讲元气构成万物,如《太平经》:“夫物,始于元气。”但他们认为“道”乃“元气所起也”,才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源。唐柳宗元不仅肯定元气为宇宙万物之唯一根源,“庞昧革化,惟元气存”(《天对》),而且强调元气的运动是“自动、自休、自峙、自流”(《非国语》)的。(2)指吉祥之气。《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3)指人身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