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 英 appearance;德 Schein;俄 видимость 亦译“映象”、“外观”。事物本质之表面的或歪曲的映象。德国黑格尔认为存在过渡到本质,存在并没有消失,但是因为它没有映现本质,所以是非本质或无本质的东西,他把这种存在称为“映象”(或假象),作为“绝对观念”自我运动的一个环节。但是他说的“映象”(或假象)没有“假”的意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对本质的歪曲映象的意义上来使用“假象”这一概念,认为假象是客观的。列宁指出:“外观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全集》第55卷第110页)所以,“不仅本质是客观的,而且假象也是客观的”(同上书第97页)。假象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但假象与错觉不同,假象是客观的,它是由本质所决定,并且表现本质;错觉则是主观的,它是人的感官对客观对象的不真实的反映。唯心主义者把假象和错觉相混同,根本否认假象的客观性。假象范畴表明事物的现象与它的本质不是始终完全相符, 因此, 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 必须去伪存真,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