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研究信息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狭义指关于通讯技术的理论,是以数学方法研究通讯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广义指应用数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的方法研究一切现实系统中信息传递和处理、信息识别和利用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信息论产生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递信息的要求急剧增加。到20世纪20年代,如何提高传递信息的可靠性与能力已成为受到普遍重视的课题。40年代末,英国的费希尔(Ronald Aylmer Fisher, 1890—1962)、美国的申农和维纳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信息论。其中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是申农于1948年出版的《关于通讯的数学理论》一书,它被认为是这门新科学正式诞生的标志。申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通讯的基本问题,提出通讯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找到度量概率信息的公式。信息论所揭示的规律具有高度的普遍性,被迅速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领域。70年代以来,随着数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论逐渐突破申农狭义信息论的范围,发展成为一门不仅研究语法信息,而且研究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科学。信息论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一门科学。它提供的信息方法,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信息流动的系统,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事物复杂运动规律的认识。它为控制论、自动化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研究大脑结构、遗传密码、生命系统和神经病理现象开辟了新的途径,为管理的科学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思想武器,为认识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未来“信息社会”的特点,提供了重要手段。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发展和人类认识过程的本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