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伦理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伦理学     ethics

亦称“道德学”、“道德哲学”、“道德科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英文ethics源于古希腊文ethikos,意为“习俗”、“风尚”、“性格”等;19世纪末,中国启蒙思想家(如严复)借用日本的译法,将此词译为“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被广泛沿用。

在中国古代,伦理学与认识论、政治学说和世界观融为一体。反映西周政治文化生活的文献《尚书》、《周礼》等记载了大量的伦理思想。以后又产生《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著作,形成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与此同时,还出现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伦理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伦理思想,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伦理思想,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秦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孔子之术”,创立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从此儒家伦理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儒家伦理思想的中心议题是“义利之辨”,以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为最终目的,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居于统治地位,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主流。除儒家伦理思想,还有佛教和道教伦理思想。1840年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西方伦理思想影响下,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等政治伦理思想。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批判封建道德及其伦理纲常。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主要探讨的问题有:关于道德的本质、人性善恶、道德评价的根据;关于道德的最高原则;关于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以及人生意义等。这些问题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传统。

在古代埃及和印度,伦理思想与宗教密切结合,并遵从宗教戒律的要求,主要探讨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意义等问题。它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构成世界伦理学的三种不同的体系。

在西方,古希腊荷马时代的文献中已记载了一些朴素的伦理思想,成为西方伦理思想的源头。约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用ethikos(即“关于道德的学说”)一词,并对伦理思想作了系统论述,写成最早的伦理学著作(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相传由其子尼各马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讲稿和谈话整理而成)。一般认为,西方伦理学自此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伦理学主要探讨人的道德活动与自然法则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问题,并形成幸福主义和禁欲主义两种基本对立的伦理学说。在中世纪,宗教神学把道德起源归于“神的启示”,把恶的根源归于“原罪”,强调泛爱,推行禁欲主义生活方式。在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家把现实利益作为道德基础,提倡个人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并出现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康德的自律伦理学、费尔巴哈的幸福论等伦理学理论。20世纪以来,道德问题为西方各种哲学流派所注重,提出和创立了名目繁多的伦理学说,主要有直觉主义伦理学、新实证主义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实用主义伦理学、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人格主义伦理学、现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现代进化论伦理学,境遇伦理学等等。全部西方伦理学说大致可概括为三大类,即记述(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理论伦理学或分析伦理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什么是善,什么是至善,它们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什么是正当行为,什么是符合道德的品行,以及对此作出评价的标准;什么是义务,人们应当履行哪一种义务,等等。

以往各个社会和时代的伦理思想及其学说,虽然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料,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学说大都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试图制定出一套对一切社会、一切时代和一切阶级都适用的超历史、超时代、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行为准则,把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或者说成是由神的意志、抽象的理性决定的,或者是由主观经验、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因而不能建立起科学的道德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诞生以后,才有可能科学地说明和论证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道德的实质,指出: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或阶级影响尚未消失的社会里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阶级性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来自一定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社会存在;道德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合力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同时还揭示了道德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阐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本质,它的特征和社会作用,以及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途径、方法等,使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获得了科学的形态,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2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