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tradition 即“文化传统”。文化学、文化史学术语。作为中国古代语词系指某种原创性的统绪世代相续,即“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梁惠王下》)。其词首见于《后汉书·东夷传》:“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后指单一的统绪相继,如“君统”、“道统”、“学统”。近代以来作为文化学意义上的传统,即“文化传统”,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植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经由历史凝结而沿传至今并不断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的有机系统;不仅表现为一系列的文化观念,也广泛地存在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制度、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伦理道德、文化艺术、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之中。其核心部分是作为这个民族的价值体系或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具体而言,“传统”是一种文化统绪代代相续的变动着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传统”的流变有着不同的形式,或渐变,或变革;“传统”又是多样、丰富、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于现实来说,它良莠杂陈、瑕瑜相间。对待“传统”,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中国自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之争中,曾出现了主张“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主张“中体西用”的文化保守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现实,扬弃“传统”;在批判中吸取其中之精华,使优良的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