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勒克特拉悖论 Electra paradox 逻辑史上最早的内涵悖论。由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提出。它的基本内容是:伊勒克特拉有位哥哥奥列斯特回家了,尽管伊勒克特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但她并不认识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如写成一个推理,即: 伊勒克特拉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伊勒克特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 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奥列斯特。 ———————————————————————— 所以,伊勒克特拉既知道并且又不知道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问题是,“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和“奥列斯特”,尽管指称同一个人,即外延相同,但它们的内涵不同。而用外延逻辑的办法认为能保持句子的真值(即外延)的替换是合法的想法,则是导致这一逻辑矛盾的原因。斯多亚学派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是设想在语言表达式、表达式所指称的对象之外,还存在第三种东西,就是他们所说的“所意谓的东西”(Lek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