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魏源
类别 哲学
释义 魏源     1794—1857

清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好今文经学。与龚自珍友善,同为当时“通经致用”的代表人物,世称龚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感愤时政,著《圣武记》。曾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有关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咸丰三年(1853)倡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太平军。晚年弃官,潜心佛典,后病死于杭州。政治上主张变法革新,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古微堂外集》),并据此在漕运、盐政、水利等方面采取改革措施,对以后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叙》),驳斥地主阶级顽固派诬称近代机器生产为“奇技淫巧,坏乱人心”。要求学习西方,利用外国长技,制造枪炮、汽机、轮船等“有益民用”者,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哲学思想有辩证法因素,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默觚上·学篇十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转化,“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快”(《默觚·学篇七》)。而矛盾的相生相克,促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默觚下·治篇五》)。由此考察社会历史,强调“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三代以上,天、地、人、物皆不同于今,“后世之事,胜于三代”。肯定了人类历史的进化发展,反对复古倒退。但又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即封建专制制度及三纲五常是根本不变的,“其不变者道而已”。认识论上主张欲求真知必须“亲历诸身”,“‘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默觚上·学篇二》)强调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以为后天的勤奋可以改变先天的愚钝。但未能解决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说:“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诚使物交物引之际,回光反顾,而天命有不赫然方寸者乎?”以为只要“回光反照,则为独知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默篇上·学篇五》)。伦理思想上,与传统“重义轻利”不同,即认为“圣人以名教治天下之君子”(《默觚下·治篇三》),又以为“圣人”应“以美利利天下庶人”(同上),进而提出“以实功程实事”的功利主义道德观。继承和发展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反对理学家的“心性迂谈”。美学上,反对形式主义文学,要求文以致用,针对当时文坛弊病,推崇厚实、真情之美。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魏源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9: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