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人性
类别 哲学
释义 人性     human nature

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总和与概括。在中国,战国时孟子提出“生之谓性”(《孟子·告子》),认为人性生来纯善,蕴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意识的萌芽。荀子提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认为人性生来纯恶,具有生理上和物质上的需要而引起争斗。庄子提出“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把人性说成是人的素质。在西方,古希腊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最高目的在于寻求现实的感官的快乐和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政治动物”(《政治学》)。中世纪把人性归结为神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解放,认为人的崇高在于理性,并用资产阶级人性充当人类的永恒的共同人性。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和卢梭等人将“自爱”(法文含义为“自私”、“利己”)或“自保”和自由平等作为人的普遍本性或天性。德国康德强调人的理性自由;费希特把自由看成人的本性;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神圣的理性”,它是社会的产物;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心(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的性能。社会属性是人性的现实基础与决定性因素,它反映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社会属性由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所决定。人性具有历史性,它取决于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而“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2页)。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人性也带上阶级性,并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但人性并不完全等同于阶级性,如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人往往具有共同的民族感情、共同的宗教感情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抽象的人性论。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