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决定论 populational determinism 主张人口是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变更的根本因素的理论。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现象。法国的杜尔阁(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 1727—1781)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做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英国的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它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把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人口太多,这种人的“历史知识等于零”(《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0页)。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口以及按一定比例的人口增殖,虽然是影响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永久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不能说明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成为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人口因素必须通过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才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