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哈克莱的) Henry of Harclay约1270—1317 中世纪英格兰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名论者。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1297年受神职,后在牛津大学任教,1312年任牛津大学校长。其哲学观点有一演变过程,开始倾向于邓斯·司各脱,后又批判司各脱主义,主张一种接近于后来奥卡姆的共相的理论,被称为奥卡姆主义的先驱。认为在现实中并没有什么共相或本质的存在,存在的只是个别事物、个体。每一个别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性质,都因其自身原因而存在,而不是由于附加上去的“这个”或共相而存在的。故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存在。共相、普遍是一种混乱的概念、混乱的认识。但他还是承认个别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共相、普遍概念的客观基础。这种“概念论”的思想后来受到了奥卡姆的批判。认为没有什么创造物按本性是不可毁灭的,故人的灵魂也是有死的。主要著作有《箴言译注》、《争论问题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