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动之美 中国书法鉴赏的一种审美标准。指书法字体结构呈现为劲健或飘逸的动态,给人以生气活泼的审美享受。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已以“疾闪飞动之势”语评论书法,唐张怀瓘《书断》亦称李斯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二人还用一系列自然界飞舞的形象来比喻字体的飞动之美。北宋米芾称颜真卿碧笺书,“神彩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书史》)。元赵孟评黄庭坚草书云:“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变态纵横,势若飞动”。飞动之美要求字体结构善于变化,如龙蛇飞舞,神妙莫测,表现上极富个性,有机地将字体的动态、生气、变化、意蕴等要素融为一体,使观赏者产生飞动的视觉经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书法的飞动之美和绘画的气韵生动,诗歌的神韵等是同一层次的对艺术品评标准。飞动之美也常作为对建筑美、雕塑美、绘画美、舞蹈美的品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