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风骨
类别 哲学
释义 风骨    

中国美学史范畴。指对艺术作品的一种要求。原为人物品评用语。魏晋时重视人物风神的清明爽朗之美,如《世说新语》所载,当时人们常用“高爽有风气”、“风韵遒迈”来加以形容。又重视人物骨相体貌的端直挺拔,称道人物“垒块有正骨”。两方面结合而为“风骨”,以形容人物爽朗挺拔、富于生气和力量之美。如赞美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北朝时人们亦将此语移用于绘画理论。谢赫《古画品录》已多用“风骨”、“风范”、“气力”、“骨法”、“骨梗”之类评语。他提出“六法”作为评画标准,其一为气韵生动,指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风度、气质,反映其精神面貌,其意近于“风”;其二为骨法用笔,指线条勾勒遒劲有力,以表现人物的骨相体态,其意与“骨”相通。六朝书法理论也运用风和骨的概念。传为卫夫人所作《笔阵图》云:“善笔力者多骨。”指用笔有力。在文学领域,刘勰最先将“风骨”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引入文论,《文心雕龙》中有《风骨》专篇,认为作品首先应具备风骨,同时加以适当的采丽藻饰,便可成为“文笔之鸣风”。钟嵘《诗品》亦屡用“风力”、“骨气”等语。唐初,作家、批评家为扭转柔靡文风,更以建安风骨为楷模。陈子昂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都开风气之先。后世理论、批评家仍常用。对其含义,学术界尚多歧见。或以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或以为风侧重于情感,骨侧重于思想;或以为相当于阳刚之美的艺术风格;或以为风是对文章情志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或以为风骨之美要表现创作对象的神态,又必须是一种自然之美。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7: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