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 对社会经济等活动中遭遇失败、意外或不测事故的承受能力。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造成的传统是避免风险和害怕竞争,缺少闯的精神、冒的精神。邓小平在新时期倡导中国人民应当有一种新的风险观。他屡屡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的试验,有很大的风险,但更有希望成功。如果害怕风险,处处缩手缩脚,就会放弃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前途。要克服一个“怕”字,敢于面对挑战,对待风险的正确态度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注意及时总结经验,错了就改。现代社会人们特别需要风险意识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是一种风险性强和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它是高投资、高回报,同时又是高风险的经济;二是市场经济的运作不全是理性的,具有某些非理性的因素;三是社会发展进程越快、与世界的普遍联系越密切,不确定性就越大。在当今世界,没有风险意识就不敢面对各种挑战,就会失去发展机遇。因此,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必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国民必须具有积极的风险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