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性 non-identity 德国阿多诺用语。对矛盾概念的一种解释。在《否定的辩证法》中提出。阿多诺把同一性理解为绝对无差异的等同,把非同一性理解为矛盾,认为“矛盾就是同一性掩盖下的非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对概念和客体的非同一性的认识。以黑格尔所讲的“某物潜在地即是自身的别物”(《小逻辑》)为根据,认为事物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与自身真正同一,故没有同一性;传统思维的错误是把事物自身都看作同一的,承认虚假的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作为一种思考方式,不是要证明世界的抽象的同一性,而是要揭示概念的同一性是非真实的,改变概念中排斥差异的同一倾向,转向非同一性,用非同一性原则取代同一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