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Utopia 英国Th.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虚构的社会组织的名称。源于希腊语ou(无)和tó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该社会以手工业为基础,实行公有制,在那里,所有的成年人,除担任公职和从事科研者外,都要参加劳动,一切产品归社会所有,实行按需分配,每天工作六小时,空余时间从事科学艺术活动,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儿童都要受教育,教育和劳动相结合。但乌托邦里保留着奴隶(由俘虏和判刑者充当),同时保存着宗教。它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对资本原始积累的抗议和对美好的未来社会的憧憬。此后,“乌托邦”一词成为空想的同义语,凡是不能实现、不切实际的愿望、计划等都被人们称为“乌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