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严复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严复 1853—1921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字又陵,又字幾道,晚号瘉壄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光绪三年(1877)派赴英国留学,学习海军。对英国的社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甚为留意,开始辨析“西学”与“中学”的异同。回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升总办。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反对顽固保守,主张维新变法,认为“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救亡决论》)。曾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试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并以此论证进化变易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驳斥“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认为宇宙间天、地、社会“治道”无不在变。变的动因是“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译天演论自序》)。但其宣传进化论,只承认渐变。以“天赋人权”论,批判专制君权论。认为“斯民也,固天下之真主也”。人民“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君”(《辟韩》)。但又认为当时中国“其民不足以自治”,只可从“开民智”着手,不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还用“体用一元”论驳斥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认识论上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说“官(感官)与物尘(事物)相接,由涅伏(神经)以达脑成觉”(《天演论》卷上,导言二案语),但又认为“因果同否,必不可知”(《天演论》卷下,论九案语)、“是实非幻者,惟意而已”,又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重视介绍西方的逻辑学说,较早地把西方逻辑中的归纳方法介绍到我国,并认为西方之所以科学昌明、民智开发,原因即在他们重实测和归纳;中国的许多学术之所以不能发展,就在于最初所据的基本原理并非来自实验和归纳,而是出于主观的玄想和臆造。首创“逻辑”这一音译名,又意译为“名学”,认为在中国只有“名”这个词的含义,才与西方的“逻辑”相近。结合中国古典逻辑的实例,阐发对中国名学和西方逻辑的独到见解,为中西比较逻辑研究之先声。伦理学上有功利主义倾向,认为人无私则不能成其公。提出具有合理利己主义性质的“开明自营”说。但他强调道德行为的自由原则和道德与功利不可分割,有其合理之处,并积极宣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资产阶级政治伦理观,强调“民之自由,天之所畀”。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上,而西人隆民”(《论世变之亟》)等中西道德观上的根本差异。曾主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并加按语,抒发己意。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日趋保守,1915年列名筹安会。有《瘉壄堂诗集》、《严幾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今中华书局出版《严复集》。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