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维叶 Charles Bernard Renouvier1815—1903 法国哲学家,新批判主义的创始人。就学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是当时在该校讲授高等数学的孔德的学生。终生未获学术职务,个人独立著述。青年时代受圣西门主义影响,并参加过空想社会主义的活动,但倾向主观唯心主义。19世纪50年代起在《一般批判理论》(4卷,1854—1864)等著作中提出了新批判主义的体系。接受康德把哲学当做对认识的批判这个出发点以及先验论的基本原则,但否认自在之物存在,认为观念不以异于自身的任何存在为转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是观念内部的区别。所谓对象或物就是人所感知和作出判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感知和判断的主体的人而存在。把算术中的基数当作存在的典范,由论证基数的无限性概念自相矛盾来否定时空及世界的无限性,并由此修正康德二律背反学说。还认为正如每一基数都是一种独特存在一样,每一个人的存在也是独特的,不可纳入一般的或集团的人的意识之中,晚年由此转向人格主义。主要著作还有《道德科学》(1867)、《哲学理论体系分类概要》(2卷,1885—1886)、《人格主义》(190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