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篆刻 西汉扬雄用语。“虫”,虫书;“刻”,刻符。秦书有八体,虫书、篆刻是其中两体,纤巧难工,为汉代学僮习书之范本。雕虫篆刻喻指汉赋有如学僮雕琢虫书、篆写刻符的小技末道。《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主张一切言行以“五经”为准则,并以功利观点对汉赋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强调文艺作品应符合圣人之道,发挥讽谏教化作用,达到美和善的统一。认为汉赋采用“推类而言,极靡丽之辞”的方法,铺陈事物,雕绘辞采,使人多欣赏它“侈丽闳衍”(见《汉书·艺文志》)的辞藻而不能收讽谏之效。但在反对忽视内容,徒尚藻饰的形式主义时,过分强调文以致用,忽视了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对后世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