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捷 1901—1994 美籍华人哲学家,中国哲学的诠释者。广东开平人。192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同年赴美留学,1929年以《庄子哲学》论文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任夏威夷大学教授。1939年参加创设东西方哲学家会议。197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以用英文向西方人介绍和诠释中国哲学而著称。认为西方学者对儒家学说多有误解,强调应多用英文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原著,并加以诠释,以消除误解。强调孔子是以义理之“天”替代商代作为人格神的“天”的观念,强调天的精神性与道德性。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爱人如己”是一致的,没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只是“爱”的不同形式。反对西方只研究孔子是否改革家之类的问题,认为这种研究不以义理研究为基础,只是研究儒家思想的“用”而非研究“用”之“体”,是舍本逐末。赞成近来西方人之转入研究儒家之理学,认为这是研究的最高阶段。认为中国哲学的总的特征是人本主义,它专注于德性之生活,从属于尘世的生活。西方哲学是从形而上学发展到社会道德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是从社会的道德哲学而达到形而上学。他对孔子的“仁”作了诠释,认为它包含七层意义:(1)仁是全德之仁,它不是诸德之一,而是知、义、勇等德的基础;(2)仁就是爱;(3)博爱之谓仁;(4)仁即性,即理,即理一分殊;(5)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6)仁即是生生,是仁的创生意义;(7)仁为心之德,爱之理。著作颇多,有英文专著14种,中文专著3种。其中以英文的《中国哲学资料书》,英译《近思录》和《传习录》最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