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晟 1411—1473 明学者。字晦德,一说字晦夫,号剩夫,自号漳南布衣。漳州(今属福建)人。少曾入长泰山,从唐泰治举子业。乡试辞归,绝意科举,笃志践履之学。曾采敕谕中要语,参以程氏学制、吕氏乡约、朱氏贡举私议作《正教正考会通》,定考德为六等,考文为三等。学无师承,独得于诸经。为学重“敬”,以“主一”为要,强调笃行。认为治学有道俗之分,强调要以义利为区分标准,认为“志乎义则道心也,志乎利则俗心也。以道心而为俗学,则俗学即道学;以利心而为道学,而道学即为俗学。”(《答书·答周公载》)反对事物有独立的外在之“表”,认为“若物之表,果有一个独立者,则是庄列之玄虚。”(同上)著作另有《程朱正学纂要》、《心学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