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陈独秀
类别 哲学
释义 陈独秀     1879—1942

中国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曾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反袁斗争,失败后暂居日本。1915年返回上海,创办与主编《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人权”和“科学”口号,抨击封建的伦理道德,力倡“道德革命”。1916年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倡导新文化,与康有为、陈焕章等进行激烈的论战。1918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5月与陈望道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在上海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被选为总书记。1924年5月,发表《答张君劢及梁任公》,批驳玄学派所谓“自由意志的人生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27年7月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采用取消主义手法,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后公开进行托派活动。1932年10月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8月出狱。1942年在四川江津病故。在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积极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孔教、礼法和旧道德、旧文学。揭露纲常名教是“奴隶的道德”,与民主、共和“水火不相容”,运用进化论破除封建守旧观念,“自宇宙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进化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敬告青年》)。“进化的动因”在于“抵抗力”,“万物之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之有无强弱为标准。优胜劣败,理无可逃”(《抵抗力》)。承认物质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觉官有妄,而物体自真,现象无常,而实质常住”(《今日之教育方针》)。指出:“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没有甚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人生真义》),“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偶象”(《偶象破坏论》),从而否定“灵魂不灭”的宗教迷信观念。明确主张:“唯物的历史观,是我们的根本思想”,“所谓客观的物质原因,在人类社会,自然以经济(即生产方法)为骨干”(《答适之》),反对胡适的多元历史观。伦理思想上早年曾以近代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说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的纲常名教,主张以个人本位主义道德来对抗封建家族主义为核心的旧道德。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革命、道德革命的重要,提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并据“道与世更”的思想,强调孔教有违宪法,孔子之道不符合现代生活。但就哲学思想总体上说,受到康德、柏格森、奥斯特瓦尔德等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另有轻视人民群众的英雄史观倾向。著述自编为《独秀文存》。1984年三联书店出版《陈独秀文章选编》。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