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陆九渊
类别 哲学
释义 陆九渊     1139—1193

南宋哲学家。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于江西贵溪象山建“精舍”,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历任靖安、崇安主簿、国子正,出知荆门军。青年时主张抗金,曾立志习武,以图恢复。为“心学”创始人,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先生全集·杂说》)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将客观规律(理)主观化。强调“心”与“理”完全合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认为“心”与“理”是永久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以证明封建道德人心固有,不可更变。在“心”、“物”关系上,认为万物都包罗在我心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上》)。宇宙万物及其“理”都存在于“吾心”,都是“心之所为”,故人们不必从外在世界去获得知识,只要直接“发明本心”即可达到“知”。认为“发明本心”方法是“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此良(良知),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同上)。认为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即通过内心的自我修养的过程,故反对实践活动,轻视书本知识,说“闻见愈大,知识愈迷”(同上)。以“立大”、“知本”、“发明本心”为求学方法。指出要保存吾心“固有良知”,须“存心去欲”。“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语录下》)。认为人心如果受“物欲”的昏蔽,就必须“剥落”净尽。否认人体感官的感性活动对于认识的重要性,认为认识只能“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藉”(《语录》)。轻视学习前人的知识,反对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政治上要求改革弊政,指责当时统治者“高居无事,优游以食,亦可为耻,乃怀安非怀义也”(同上)。肯定北宋王安石变法,主张减轻租税,缓和社会矛盾。在义利观上,认为利欲和道义根本对立,“私意与公理,利欲与道义,其势不两立”(《与包敏道》之一)。指出“义利公私之辨”是学者的第一义。提倡“易简”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易简”方法即“先立其大者”,“发明本心”,确立封建道德观念,防范固有道德观念的放心。认为要存心之良,就必须去心之害,“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养心莫善于寡欲》)。但认为要重视利于封建制度“利天下”的“利”,“古人何常不理会利”(《语录》下)。又说:“凡圣人之所为,无非以利天下也”,“圣人备物制用,立成以为天下利”(《策问》)。从民本主义出发,认为应该关心人民的利益。谴责当时的君主和官吏们的“志于声色利达”(《语录》下)而不顾天下兴亡的行为,有一定进步倾向。在美学思想上,认为言、文都从人心里出来,是“以心会心”,从根本上否认诗文来自现实,还认为“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同上),否认表现情感的文艺为艺,强调“文所以明道,辞达是矣”的观点,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方是文”(《语录》上)。虽强调道本文末,但又认为“文字之及,条理粲然,弗畔于道,尤以为庆”(《与吴子嗣书》)。以“善”作为诗歌的审美标准:“《三百篇》之诗,《周南》为首;《周南》之诗,《关雎》为首。《关雎》之诗,好善而已。”(《语录下》)其学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陆九渊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