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 Archimedes约前287—前212 一译“阿基米得”。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Siracusa,今属意大利)。少时在家乡上学,后到亚历山大里亚求学,受业于欧几里德的门徒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力学等。对纯几何学有浓厚兴趣,自认为发现圆柱体体积和内接球体体积的比例是他生平最大成就。他用逐渐增多圆的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的边数,证明周长与直径之比,即π值在3 与3 之间。提出用短线段连续截取长线段的阿基米德公理,研究了著名的“阿基米德螺线(e=αθ)”。在物理学方面,第一个阐明了密度的概念,发现了浮力原理;提出了平面形和立体形的重心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原理。他把几何知识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创立了静力学。在技术方面,设计了许多机械和建筑物,发明了复滑车、螺旋提水器、火镜、石砾等器械。但他不愿发表这些实用技术,认为他的这些发明只是几何学家的玩意儿。这种思想反映了古代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相互隔离和对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赞誉他是后古典时期对科学进行精确的和有系统的研究的杰出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圆的量度》、《论球和圆柱》(2卷)、《论螺旋》、《流体静力学》、《论平面图形的重心》、《抛物线面积的求法》、《论浮体》、《沙粒的计算》、《方法》、《论杠杆》、《论重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