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 Vasubandhu约4—5世纪 亦译“天亲”。音译“婆薮槃豆”。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生于古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属婆罗门种姓。起初在说一切有部出家,修习小乘佛教。据说他遍学小乘十八部,虽宗有部,但不拘泥于有部的观点。早期崇小非大,斥大乘为非佛说。后因其兄无著的劝导,改宗大乘,成为唯识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从“唯识无境”的立场出发,把宇宙万有分为心法(精神现象)、心所有法(心的随属现象或作用)、色法(物质现象)、不相应行法(非精神、非物质的生灭现象)、无为法(不生、不灭及与真理相应的现象)等五类,进而细分为一百种,以此说明心法是识自体,心与识相应;色法是心识所变现;不相应行法是区别于心、色的假立;无为法是前四类断染成净的最终结果。他用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说,并由此提出一切众生按善恶种子不同可分成声闻、独觉、如来、不定种姓、无性有情等五种,其修持结果也因此而不同。流传的主要著作有《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成业论》、《摄大乘论释》、《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