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类别 哲学
释义 丑     ugliness

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的、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与“美”相对。美学范畴之一。人类对丑的意识与对美的意识是同时发生同步发展的。中国先秦时期已有“丑”的概念。《左传》称“恶直丑正”、“丑类恶物”。老子将丑称为“恶”,认为美(善)与丑(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汉代《淮南子》认为同一事物中有美的因素,又有丑的因素。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丑与恶都是同人的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事物特性。亚里士多德最早将丑引为美学范畴,认为丑具有可笑性,但不是指一切恶,而是指丑陋、错误、怪诞,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英国休谟认为没有实在的丑,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博克则认为丑是客观存在的巨大、粗糙、剧变,但不使人恐惧的事物属性。黑格尔认为丑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事物的变态、病态、畸形。克罗齐认为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在现代西方美学中,有人认为丑同美、崇高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主观反应的结果,或认为丑与恶一样,是种肯定的力量,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丑客观地存在于事物之中,是事物本身所具备的令人不快、反感的自然属性或物质属性。它是对美的否定,同美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它是一种畸形、片面、怪异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有当事物的丑在人的实践中被人发现、认识、评价,同人发生特定的审美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具有了社会的内容,才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但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歪曲、畸形、变态的形象体现,是与社会发展、人的实践目的、需要、愿望以及生理感受力相背反的事物特性。丑既表现于事物的内容,如质地低劣、品格卑下,对人有害无益;又表现于事物的形式,如形状的怪异、声音的嘈杂、色彩、线条的纷乱无绪,违背形式美规律,它们都违背了事物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这种内在的丑与外在的丑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有的事物内外俱丑,有的事物则内丑外美,或内美外丑,它们往往共存于同一事物之中。丑与假、恶有着内在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否定价值,但丑的不一定虚假,也不一定凶恶,它们又有程度的区别。在美的创造中,可以通过典型化,真实地表现丑和揭露、否定丑,或以丑为背景烘托、反衬美,间接地肯定美,也可以在美的理想指导下,通过艺术加工,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创造有个性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美的形象、意境。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