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 1895—1990 史学家、思想史家。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908—1911年,先后就读于常州中学堂、南京钟英中学,1922年秋至1930年秋,先后在集美学校、无锡第三师范、江苏省立苏州中学任教。1930年秋转入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1931—1937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先秦史、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通史等课程。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抗日战争后任教于昆明五华书院、无锡江南大学,担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后,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起定居台湾。批评全盘西化与民族虚无主义,认为应努力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之优良传统,才能从西方文化传统中撷取长处。治学受清章学诚“六经皆史”观点影响,自称因新文化运动对古学颇多“狂论妄议”,故作不平之鸣。致力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之研撰。著述数十种,兼涉经、史、子、集四部。所著《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一书,先列六国世系年表,持史实依据,然后以儒墨两家为主,对诸子生平、师友源渊加以考订、辨伪,经排比联络,使其条贯,明学派思想流变之迹。对先秦哲学史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著作还有《朱子新学案》、《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两汉经学》、《国史大纲》、《四书释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