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 约468—约518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历仕齐、梁二朝,官至晋安王(萧纲)记室,世称“钟记室”。其美学思想,认为诗人感于外物,“俱荡性情”。遂发而为诗。强调诗的审美作用,认为诗人喜悦、哀怨之情激荡于胸中时,可用诗歌“吟咏情性”,以得到感情上的平静。尤重诗歌抒发仕途失意、离家远戍、两地相思等哀怨之情的作用。在诗歌的审美标准上,提出“滋味”说,认为诗歌“干之以风力”,有“凄怆”、“悲凉”的动人力量;“润之以丹彩”,有“辞采华茂”之美;主张参酌使用兴(“文已尽而意有余”)、比(“因物喻志”)、赋(“直书其事,寓言写物”)三种艺术手法。提出“直寻”的概念,要求诗人对于事物之美有真切感受,并以自然明朗的语言加以表现。有《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