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普斯 Theodor Lipps1851—1914 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移情说的主要代表之一。慕尼黑大学教授,曾任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年。在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较系统的移情理论。认为美学主要是一门心理学学科,是关于美和审美价值的科学。审美对象表现出的由审美主体所赋予的生命和灵魂,使自身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所构成: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是对象本身是由线纹、色调、形状等所构成的空间意象,能使审美主体的内在意识向它转移。把移情现象分为“实用的移情”和“审美的移情”两种,指出审美移情在审美主体对于过去生活经验的类似联想和对象的空间意象的基础上产生。从三个方面界定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1)审美对象是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2)审美主体是观照的自我;(3)主体和对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美学理论对后来的浮龙·李、沃林格等人有着直接启示,并对20世纪前30年代的各派心理学美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被称为美学上的达尔文。主要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97)、《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1903)、《美学》(1903—1906)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