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一般与个别
类别 哲学
释义 一般与个别     general and individual

哲学范畴之一。与个别相对的一般有两种含义:(1)指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共同之点。(2)指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共同之点,即与必然性相等。“作为‘本质’的‘一般’”(《列宁全集》第55卷第229页)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个别,指单个的、特殊的事物。中国古代哲学家在探索万物普遍本质时,已开始探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战国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命题,认为个别的“白马”可脱离一般的“马”而存在。南宋朱熹将一般与个别等同起来。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最高的“理”,而没有个别的“理”。那个别的“理”只是像许多江湖上的月影,它们共同反映的只是一个月亮。明罗钦顺则认为,事物“受气之初,其理唯一;成形之后,其分则殊”。事物既有一般之“理”又有特殊之“理”,但两者不可分割。“其理之一,常在分殊之中”(《困知记》)。初步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在欧洲哲学史中,第一个探讨一般与个别范畴的是古希腊苏格拉底。他把个别与一般作了区别。他以图形为例,说:“圆是‘一种图形’而不是‘图形’……因为还有别的图形”(见柏拉图《美诺篇》)。柏拉图割裂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把一般(理念)看成独立于个别事物之外的存在。认为个别事物只是对一般理念的摹仿。“摹本与原本之比正如意见世界与知识世界之比”(《国家篇》)。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与形式结合而构成感性事物,承认一般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但不承认其绝对的现实性。中世纪围绕“共相”问题,展开了“个别”与“一般”的争论。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指出,不能把“普遍性”与一类事物的“共同点”混为一谈。因为共同点不一定就是普遍性。他说:“普遍概念,就包含有事情的价值,亦即本质、内在实质、真理。”(《小逻辑》)将个别作为《逻辑学》概念论部分的范畴,用以指“绝对精神”的概念形式的三个发展环节之一。其个别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就是具体概念。现代西方哲学中,怀特海认为,一切事物或思想都是由于“永恒客体”(一般)进入个别事物而形成实际事态。永恒客体的演变过程形成世界。罗素认为,为了解释“类”的存在,就得承认相似的普遍(一般),承认一个普遍(一般)存在,同时也就承认有许多其他普遍(一般)的存在,如“关系”、“质”等。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也强调普遍(一般)的客观存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前人关于一般等范畴的思想成果,科学地阐明了一般与个别的本质和关系。指出:与个别一样,一般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本性。它具有客观普遍性。一般与个别有着差异、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一般总是与个别相联结而存在,“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列宁全集》第55卷第307页)。一般与个别又有区别,“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同上)。一般与个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或关系中是一般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或关系中,则可以成为个别的东西,反之亦然。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原理对于人们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开始,逐步扩大到一般,从大量个别事物的特殊本质中总结概括出事物的一般本质,即从个别上升为一般。然后又以一般为指导,继续认识尚未研究过的个别,即从一般又到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辩证逻辑根据思维形式中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揭示了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辩证思维的方法,为人们的认识提供了科学的逻辑工具。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2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