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 moral dilemma 伦理学中表示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的用语,指人们面对复杂的道德情境和交叉性的道德价值网络往往很难分清主次,无法选择,或者说选择任何一种方案都无法满足自己道德上的需求。它常常是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道德原则、道德要求之间冲突的集中反映。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准则之间的冲突往往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存在人们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由道德准则体系的复杂性、变动性造成。每一道德准则或价值目标均有它的特定要求,它的提炼与概括舍去了生活中许多复杂的情况。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同一个行为,可能会适用于多种价值准则,当多种价值准则同时介入和影响这一行为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据传说,特洛伊战争后,古希腊远征军统帅阿伽麦农回到故乡迈锡尼,并做了迈锡尼的国王,后来被妻子和妻子的情夫合谋杀害。这种由于个人某种情欲而导致的事件,使阿伽麦农的儿子奥列斯特长大成人后,面临尖锐的道德两难:是保持对母亲的孝,还是为父报仇?如果爱父亲,就应该杀母以报父仇;如果爱母亲,就得舍弃为父报仇的企图,从而舍弃对父亲的爱。两者不能两全,必须以牺牲一方的代价来选择另一方,这就是道德上有名的“奥列斯特情势”。人们用这一术语反映的正是道德两难的情况。 |